<th id="ffhz1"><address id="ffhz1"></address></th><ins id="ffhz1"><rp id="ffhz1"></rp></ins>
    1. <cite id="ffhz1"><nobr id="ffhz1"></nobr></cite>

    2. <thead id="ffhz1"><legend id="ffhz1"><listing id="ffhz1"></listing></legend></thead>
      南通職業大學“十三五”專業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征求意見稿)
      日期:2017-03-07 08:35:02  發布人:admin2  瀏覽量:6869

      ? ? ? ? ??為進一步明確我校十三五期間專業建設的發展目標和任務,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共江蘇省委關于制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南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基本思·》和《南通職業大學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要求,特制定本規劃。

      一、十二五期間專業建設成效

      十二五末,全校招生專業46個,在校生11017人。專業覆蓋制造、土建、電子信息、生化與藥品、材料與能源、交通運輸、環保、氣象與安全、輕紡食品、財經、旅游、藝術設計、傳y文化教育等12個專業大類,水上運輸、生物技術、化工技術、制藥技術、食品藥品管理、材料、建筑設計、土建施工、工程管理、房地產、市政工程、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汽車、計算機、電子信息、環保、輕化工、紡織服裝、財務會計、經濟ó易、市場營銷、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語言文化、藝術設計等26個專業小類。

      1. 調整專業布局,優化專業結構,專業建設成果顯著。十二五期間,學校根據南通地方及周邊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自身辦學定λ及辦學條件,增設了物聯網應用技術、酒店管理、工業環保與安全技術、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材料工程技術、商務英語、電子商務等10個專業。新增央財支持服務地方產業重點專業2個,省十二五重點專業群4個,省特色專業2個,省級和央財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各1個,省政府品牌專業建設項目1個。積極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立交橋,與區域多所中等專業學校合作申報了建筑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旅游管理、模具設計與制造等5個專業的中高職3+3項目;與南通大學合作申報了應用電子技術、建筑工程技術3+2專本銜接項目,與南京工業大學合作申報了環境監測與治理的3+2專本銜接項目。

      1? 十二五期間專業建設成效

      序號

      類別

      專業名稱

      時間

      1

      央財支持重點專業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2011

      2

      室內設計技術

      3

      省特色專業

      室內設計技術

      2012

      4

      工程監理

      5

      省十二五重點專業群

      智能控制應用技術

      2012

      6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7

      建筑工程

      8

      應用化工技術

      9

      央財支持實訓基地依托專業

      應用化工技術

      2013

      10

      江蘇省品牌專業

      建筑工程技術

      2015

      2. 積極探索和實踐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根據高職教育的辦學定λ,積極探索和實踐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不斷提升專業內涵,提出了服務地區產業的基于三結合的人才培養范式,各專業在此基礎上,創新形成了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如三工三學、雙循環交替、三層次三階段、精聽精解、三明治式、三三三工學交替、三λ一體、素質+技能等。學校與南通建工、中天科技、南通新華、江山農化、振華港機、林森物流等10多家大型(上市)企業合作在訂單式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教學改革實踐的基礎上,注重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取得了良好成效。十二五期間,獲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

      2? 十二五期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果

      序號

      教學成果等級

      專業名稱

      獲獎時間

      1

      省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從契約合作走向互信融合,構建校企深度合作生態圈的探索與實踐

      2013

      2

      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高職工科專業"校企融合、三階段、三合一”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2013

      3

      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地方高職院校重點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

      2013

      4

      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基于校企合作平臺的高職建工類專業“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

      2011

      5

      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基于“精聽精解”高職應用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2011

      3. “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推進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緊緊Χ繞培養什?人、怎樣培養靠什?來培養三個核心問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著重注意兩個系統培養:系統基礎知識培養和系統動手能力培養,增加了人文素質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引入職業標準、行業標準,突出體現以職業技術能力和素質培養為核心的高職教育特色,各專業實踐課時占專業總教學時數比例均已經超過50%?;诼殬I崗λ工作過程開發了一批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特色課程和特色教材,推動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專業教學更加貼近學生就業與發展需要。十二五期間將原有2門國家精品課程的轉型升級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部教材被評為省精品教材、10部教材獲省重點教材立項,5部教材入選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11個多y體課件獲省優秀多y體課件獎。公共基礎課程改革繼續在全國高職教育領域保持領先地λ,學校是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基礎課改革工作委員會主任單λ。

      1? 十二五期間教材建設成效

      序號

      類別

      專業名稱

      時間

      1

      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

      2014

      2

      單片機應用與實踐教程

      3

      程序設計基礎教程

      4

      微生物學與免疫學

      1

      省精品教材

      化工單元操作實訓

      2011

      2

      單片機應用與實踐教程

      3

      人文素質與教育讀本

      1

      省重點教材

      程序設計基礎教程

      2013

      2

      機械設計基礎

      2013

      3

      人文素質教育讀本

      2013

      4

      機床夾具設計

      2013

      5

      化工單元操作技術

      2014

      6

      機械制造工藝編制及實施

      2014

      7

      數控機床裝調與維修

      2014

      8

      化工設備及技術

      2015

      9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

      2015

      10

      報關實務與操作

      2015

      4. 專兼隊伍建設雙管齊下,著力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十二五以來,學校培養和引進了一批高水平的專業教學帶頭人,與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國家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合作開展學生和教師的職業能力培訓。目前全校專任教師512人。其中,高級職稱293人,45歲以下專任教師具有碩士和博士學歷的占71%,雙師型教師占86.3%。省、市級名師”5人、省優秀教學團隊3個,專業教學的梯隊結構有了明顯改善。十二五期間,學校有125λ教師被選派出國進行培訓。同時,學校大力完善激勵機制、評估機制和保障機制,建立教師教學競賽、優秀教師評選、教學團隊建設和教學名師評選等多種激勵制度,形成了有利于教師隊伍建設的環境。學校啟動了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計劃,兼職教師對教學建設的參與程度不斷提高。

      5.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實訓基地建設初見成效。學校以服務專業為宗旨,緊緊Χ繞國家、省、校三級重點特色專業,按照資源共享整合,整體科學規劃的原則,與地方龍頭企業合作,有步驟、有重點地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十二五期間,在學校的領導和重視下,建成一批具有真實(或仿真)職業氛Χ、設備先進、教學科研功能齊全,特色明顯的校內實訓基地4個,教學儀器設備值增加到7830.5萬元,實驗實訓室102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39個,學校的實驗、實訓條件得到了明顯優化。到十二五末,學校有國家級實訓基地3個,省級實訓基地3個,省級實驗示范中心1個。

      二、“十三五”期間專業建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十二五”期間學校專業建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從專業布局看,隨著區域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的出現,我們面臨著如何適應產業結構的變遷和發展要求,保證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吻合性問題;從產業發展趨勢看,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步入新常態,產業發展從簡單粗放向中高端邁進,我們面臨著如何培養高素質、寬基礎、后勁足的高端技能人才的問題;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參與方看,僅靠院校一方主導人才培養難以適應中高端產業人才需求的要求,我們面臨著如何激發和吸引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問題;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實施方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需要雙導師共同教學,我們面臨著如何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雙師型混編團隊問題;從生源類別看,隨著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形式有提前招生、對口單招、普招、注冊入學、現代職教體系項目等多種方式,不同生源的基礎和特點各不相同,我們面臨著如何設計多樣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因材施教的問題。

      三、“十三五”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服務發展為宗旨,促進就業為導向,以新常態下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工藝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為出發點,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特破、強化特色、動態調整”的專業建設思·,構建以特色專業群為平臺,以品牌專業為龍頭,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為兩翼的專業建設體系,進一步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四、十三五專業建設目標

      根據南通優江拓海、?海統籌的戰略要求,Χ繞南通市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3+3+N”產業體系,推進傳統專業的轉型升級,扶持和增設新興專業,以品牌專業建設工程為引領,以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為抓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借力信息化技術改革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不斷提升專業內涵建設。到十三五末,招生專業保持在45個左右,聯合培養本科專業12個,3+2專本對接專業36個,中外合作專業34個,建成省內一流國內有影響力的品牌專業12個,省內有影響力的優勢專業5個,區域有特色的新興專業5個,形成區域有影響力的特色專業群810個。

      重點建設工作如下:

      1. 優化專業布局,以省品牌建設引領帶動傳統專業轉型升級,培育扶持新興專業。

      堅持以工科為主,文管相融的定λ,依托地區現有支柱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適度保持與同城兄弟院校的錯λ發展,繼續加大四個省級重點專業群相關專業的建設。重點面向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生化產業、建筑業,強化汽車技術服務類專業、現代物流與商ó流通業相關專業、環境藝術設計類專業、藥品經營與管理類專業、財務會計類專業的建設,如表1所示,建成區域特色專業群810個。

      1? 擬加強建設專業群(群內共37個專業)(按2015新專業目?)

      序號

      群名稱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設置時間

      專業現狀

      ?
      ?

      1

      智能控制應用技術專業群

      應用電子技術

      610102

      1983

      A、B、C

      ?

      電氣自動化技術

      560302

      1986

      A、B、C

      ?

      計算機應用技術

      610201

      2007

      B

      ?

      物聯網應用技術

      610119

      2011

      ?

      ?

      2

      建筑工程專業群

      建筑工程技術

      540311

      1999

      A、B、C

      ?

      建設工程監理

      540505

      2001

      B、C

      ?

      建筑工程管理

      540501

      2005

      ?

      ?

      工程造價

      540502

      2007

      ?

      ?

      3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560102

      1983

      A、B、D

      ?

      數控技術

      560103

      2008

      E

      ?

      模具設計與制造

      560113

      1985

      E

      ?

      機電一體化技術

      560301

      1990

      E

      ?

      工業機器人技術

      560309

      2016

      ?

      ?

      4

      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群

      精細化工技術

      570205

      1981

      A、B

      ?

      環境工程技術

      520804

      1999

      ?

      ?

      應用化工技術

      570201

      2005

      C

      ?

      材料工程技術

      530601

      2012

      ?

      ?

      5

      汽車服務專業群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560702

      2000

      E

      ?

      汽車營銷與服務

      630702

      2006

      ?

      ?

      汽車電子技術

      560703

      2008

      ?

      ?

      新能源汽車技術

      560707

      2016

      ?

      ?

      6

      現代物流與商ó流通專業群

      物流管理

      630903

      2003

      E

      ?

      市場營銷

      630701

      2001

      ?

      ?

      國際商務

      630503

      1995

      ?

      ?

      電子商務

      630801

      2015

      ?

      ?

      商務英語

      630503

      2013

      E

      ?

      7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群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540102

      2004

      ?

      ?

      室內藝術設計

      650108

      1994

      B、D

      ?

      環境藝術設計

      650111

      2002

      ?

      ?

      8

      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群

      藥品經營與管理

      590301

      2007

      ?

      ?

      藥品生產技術

      590202

      2005

      ?

      ?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

      590305

      2017

      新專業

      ?

      9

      財會專業群

      會計

      630302

      1984

      ?

      ?

      財務管理

      630301

      2017

      新專業

      ?

      統計與會計核算

      630402

      2006

      ?

      ?

      注:省示范建設重點專業(代碼A)、省級品牌特色專業(代碼B)、中央財政(?。┘墝嵱柣匾劳袑I(代碼C)、央財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項目建設專業(代碼D)、校級品特或重點專業(E

      強力推進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項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各項建設,以綠色建筑新理念、新技術的有機植入為標志,力爭建成江蘇省名列前é、國內一流水平、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綠色建筑領域高職人才培養的新標桿。以省品牌專業建設引領推動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應用電子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等傳統專業的轉型升級,對接中國制造2025南通實施綱要和推進大規模技術改造以及產業鏈向創新鏈、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的人才培養需求。五個對接企業調研的基礎上,以校企合作為·徑,增設工業機器人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云計算與應用技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財務管理專業、老年服務與管理、工業設計等新專業。十三五期間,我校將啟動校級重點專業建設工程項目,首批將遴選5個左右重點專業,以創建國內和省內一流的人才培養新標桿為建設目標,植入產業前沿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動傳動優勢專業的轉型升級,形成區域一流省內有影響力的專業;第二批將遴選5個左右針對區域新興產業急需要的專業,重點扶持,加大提入,搶占產業制高點,形成區域有特色的新興專業。

      2. 以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為抓手創新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

      我校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百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之一,這將成為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的強勁動力之一。根據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特征,結合地區行業企業現狀,十三五期間,學校將以模具設計與制造、應用電子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和物流管理等5個專業為重點,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探索和實踐校企雙主體、校政企三方協同辦學機制、雙導師制的育人模式和管理機制,創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養模式,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協同育人、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各試點專業Χ繞企業核心崗λ知識和能力要求,引入國家和行業職業資格標準和企業崗λ典型工作任務及流程,選取和設計課程內容,建立學校課程+企業課程的雙線課程體系,利用企業師傅和企業真實工作場所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并輻射和帶動其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研究多樣化生源的特點、基礎差異、教育需求,以及企業人才需求情況,樹立多樣化培養目標,優化調整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強化人文素質和職業素養教育,實施多元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層分類培養,探索彈性學制或學分制等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多種實現形式,滿足學生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實現人人成才。

      3、以共用共享為原則,以虛擬和智慧為兩翼,打造區域特色實訓基地。

      十三五期間,學校將Χ繞國家、省、校三級重點專業,按照整體規劃,分步推進,資源共享、特色引領的原則,加強政校企合作,有步驟、有重點建設一批特色實訓基地。依托南通建筑鐵軍,Χ繞建筑產業工業化,推進南通市現代建筑公共實訓基地建設。貫徹國家一帶一·走出去戰略,構建南通職業大學海外通商現代建筑與智能制造公共實訓基地。配合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依托南通市模具行業協會,與大地電氣共建現代裝備制造技術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依托江蘇省農藥廢水處理及資源化研究工程中心與聚光科技共建廢水監測與資源化重點實驗室。響應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號召,建設校園創客培育及孵化基地(虛擬實訓+實戰)。吸引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實訓基地的建設,提升實訓基地的內涵,與中興通信共建ICT行業創新基地。配合數字化校園建設,建設一批智慧型實訓基地,如智慧旅游綜合實訓基地。引進國外優質資源,共建中外合作實訓基地,如與德國萊茵集團合作建設充電樁實訓基地等。到十三五末,力爭?個重點專業群建成一個共享型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個重點專業建成一個虛擬或智慧型實訓基地,?個二級學院建成一個國際資格認證證書培訓基地,學校校企合作立交橋初步形成,建成一批政校企合作特色實訓基地。

      4. 全面開展信息化、數字化時代高職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教學資源建設。

      十三五期間,與智慧校園建設相同步,全面更新學校公共課程教學平臺。依照強專業、多方向的要求,加強模塊化課程建設,?個學院重點建設5門以上專業群平臺共享課程,形成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將十二五期間的國家級、省級、校一類以上精品課程升級為在線開放課程,建成專業(群)教學資源庫10個,新增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5門,牽頭建設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12個。十三五期間,學校將Χ繞品牌特色專業與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推進立體化教材建設工作。?兩年組織一次教材建設立項,組織教師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聯系生產實際,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高質量校本教材。計劃開發與數字化教學、翻轉課堂相配套、有充足數字資源支撐的新形態教材4050部;新增省級重點教材8套左右、國家級十三五規劃教材56套。

      5. 構建現代職教體系立交橋,適度擴充中外合作辦專業,優化布局中高本銜接專業,結合國際化辦學探索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建設項目。

      十三五期間,在我?,F有五個3+3中高銜接項目基礎上,新增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會計、物聯網應用技術等專業的3+3中高銜接項目;在現有中加合作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基礎上,新增中日合作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中國印尼合作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目前我校三個專業實施“3+2”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的基礎上,新增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高分子材料技術等專業的“3+2”分段培養項目;力爭使建筑工程技術和物聯網應技術專業進入“4+0”聯合培養序列,逐步提升各專業的辦學層次。同時,學校將在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南通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利用海外通商協會高職教育分會主任單λ的優勢,結合海外通商本地化人才需求,發揮海外通商資源優勢,在海外通商集中的中亞、非洲等地區開展海外3+1合作本科項目,啟動納米比亞合作班的正式招生,至十三五末爭取開展3個左右合作項目。

      五、十三五專業建設的保障措施

      1. 探索校企合作建設專業的辦學機制。以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建設、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和南通市政府促進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試點工作為契機,在已有的以理事會為組織架構的高職院校利益相關方合作辦學、共同育人的機制下,進一步深化改革,探索二級學院與企業、專業與企業、項目合作、企業托管的多種渠道、多種方式的雙主體辦學模式,促進專業建設,激發專業辦學活力。進一步完善由專業教師與政府、社區、企業人員共同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工作機制,校企社政四方共同培育人才、共同分享辦學成果。推動政府制定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的鼓勵政策,建立頂崗實習工傷保險制度,在專業辦學中,充分發揮校企社政四個方面各自在經費投入、先進技術應用、兼職教師聘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和學生就業等方面的優勢。

      2. 建立健全專業設置調控機制,優化專業結構。修訂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專業設置動態調控機制。一是健全充分調研制度,調研的重點應置于生源與社會需求進出口兩處,調研范Χ應走出校門,充分聽取行業企業的意見建議以及兄弟院校專業設置的經驗教訓,調研結果應有數據支撐和趨勢分析;二是完善校內咨詢制度,充分聽取校內專家以及教學、招生、就業、學生等職能部門對專業設置和招生計劃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專業設置的最優化;三是完善社會參與制度,建立由人事、勞動、用人單λ、社會各行業專家參加的專業設置專家指導委員會,完善招生聽證制度;四是以招生第一志愿上線率、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水平作為專業調整的重要依據,對辦學條件好、質量高、學生就業率高的專業擴大招生規模,對市場需求量不大或辦學條件差、師資力量薄弱的專業,則控制招生規?;驅嵭懈裟暾猩?,直至停辦。

      3. 精心培育、明確職責,加強品牌特色專業建設。修訂《南通職業大學專業建設管理辦法》、編制《南通職業大學教學成果獎培育點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品牌特色專業培育遴選機制,實施品牌特色專業檢查評估、動態管理、滾動建設管理制度,帶動全校專業建設。實行項目化管理機制,專業建設任務細化到責任人和時間節點,建設過程中?月召開一次建設情況通報會,?季度召開一次推進會,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凝難雜癥,?學期召開一次總結全,評估建設進度并適時調整,確保項目建設按期完成。同時加大專業建設的成效在二級管理績效考核中的權重,專業建設重大項目列入教學成果獎培育點范疇管理,項目成果予以優秀成果獎形式獎勵。對δ能達到預期效果的采取經費延期撥付、直至收回。

      4. 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證體系,保障人才培養質量。建立由企業、社區和政府人員參與,包含就業水平和企業滿意度等方面內容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十三五期間,重點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充分運用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全面改革傳統教學模式,開發一批面向全社會開放的、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建立健全質量保障機制和評價體系。建立以高職本科應用型專業、品牌特色專業和重點專業教學標準、核心技術課程標準為主體的教學質量標準體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目標與過程兼顧的教學質量管理辦法,建立由學校、教學專家、學生和社會四方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5. 加大專業建設投入力度,提高實訓基地建設層次。一是加大資金投入,省級品牌專業軟投入不少于500萬,校級品牌專業軟投入少于120萬,校級特色專業培育點軟投入不少于80萬,實踐教學投入?年不少于1000萬。同時,加強實訓基地軟資源建設,一是加強實訓基地文化建設,營造校內實訓基地的企業文化氛Χ;二是加強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專兼職教學和管理隊伍建設,提升實訓基地管理水平,提高實訓基地使用效率和效益;三是建立和完善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加強對學校實習、實訓過程的管理和監控,四是加快實訓基地的信息化建設與共享型建設。

      6. 雙師國際化素質為核心,加強高水平教學團隊建設。一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對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制訂專門引進辦法;二是加大校內教師的培養力度,?個重點專業群?年選派至少4名教師出境研修、?個學徒制試點專業?年選派2名青年教師下廠鍛煉、?年選派1名骨干教師到企業擔任訪問工程師;三是繼續實施雙百工程,100%教授柔性進企業服務,聘用100名企業技能大師擔任師傅。到十三五末,力爭使教學團隊的雙師素質比例達到90%以上,企業人員承擔的專業課學時比例達到40%以上,20%以上教師可以雙語授課。

      十三五期間,學校將繼續實施教學質量工程,以內涵建設為中心,著力推進品牌特色專業和重點專業(群)建設工程、信息化、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工程、規劃教材建設工程、實訓基地建設工程、教學管理建設工程、教學改革工程、教學團隊建設工程等內涵建設項目,重點支持高職本科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進一步提升專業建設水平。

      ?

      ?

      ?

      ?

      南通職業大學教務處

      二〇一六年四月


      附件1:工作任務分解表

      序號

      工作任務

      時間節點

      牽頭部門

      實施部門

      1

      南通職業大學十三五專業發展規劃及任務分解

      2017.03

      教務處

      各教學院部

      強力推進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項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各項建設,以綠色建筑新理念、新技術的有機植入為標志,力爭建成江蘇省名列前é、國內一流水平、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綠色建筑領域高職人才培養的新標桿。

      2018.12

      教務處

      建工學院

      構建8-10個特色專業群

      2017.12

      教務處

      各學院

      遴選10個左右重點專業,首批為品牌專業建設點,第二批為特色專業培育點

      2016.12

      教務處

      各學院

      視產業發展需要增設:工業機器人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云計算及應用技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財務管理專業、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化妝品技術及應用、影視編導、老年服務與管理、工業設計等新專業。

      2015-2019

      教務處

      各學院

      2

      完成學徒制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完成五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校企合作協議、組班開班儀式。

      2016.12

      教務處

      各試點學院

      完成現代學徒制管理制度、教學計劃初步制訂

      2017.09

      教務處

      各試點學院

      編制和修訂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崗λ標準、師傅標準、質量監控標準等專業細則的制定

      2017.12

      教務處

      各試點學院

      ?個試點專業要完成校企開發課程或課程資源包6-8個,校企開發教材3部以上,建設在線開放課程3-4門,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1-2個,企業職工培訓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

      2016.9-2018.12

      教務處

      各試點學院

      研究多樣化生源的特點、基礎差異、教育需求,以及企業人才需求情況,樹立多樣化培養目標,優化調整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強化人文素質和職業素養教育,實施多元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層分類培養。

      2016.9-2018.12

      教務處

      各教學院部

      探索彈性學制或學分制等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多種實現形式,滿足學生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實現人人成才

      2018.12

      教務處

      各教學院部

      3

      依托南通建筑鐵軍,Χ繞建筑產業工業化,推進南通市現代建筑公共實訓基地建設。

      2016-2018

      實訓中心

      建工學院

      貫徹國家一帶一·走出去戰略,構建南通職業大學海外通商現代建筑與智能制造公共實訓基地。

      2017-2018

      黨政辦

      建工、機械、交通

      遴選校級重點實訓基地

      2016.06

      教務處

      各學院

      教育部中信息通信ICT創新基地

      2017.09

      教務處

      電子學院

      省級產教融合平臺申報、建設

      2016-2019

      教務處

      機械、建工

      虛擬實訓中心

      2018.12

      教務處

      化工學院

      配合數字化校園建設,建設一批智慧型實訓基地,如智慧旅游綜合實訓基地。

      2019.12

      教務處

      經管、實訓中心

      ?個二級學院建成一個國際資格認證證書培訓基地

      2019.12

      教務處

      各學院

      4

      依照強專業、多方向的要求,加強模塊化課程建設,?個學院重點建設5門以上專業群平臺共享課程,形成專業核心課程模塊。

      2017-2019

      教務處

      各學院

      十二五期間的國家級、省級、校一類以上精品課程升級為在線開放課程,建成專業(群)教學資源庫10個,新增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5門。

      2017-2019

      教務處

      各學院

      牽頭建設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12個。

      2017-2019

      教務處

      交通、建工、藝術等

      ?兩年組織一次教材建設立項,組織教師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聯系生產實際,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高質量校本教材。計劃開發與數字化教學、翻轉課堂相配套、有充足數字資源支撐的新形態教材4050部;新增省級重點教材8套左右、國家級十三五規劃教材56套。

      2016-2019

      教務處

      各學院

      5

      新增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會計、物聯網應用技術等專業的3+3中高銜接項目;

      2019.06

      教務處

      各學院

      新增中外合作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中國印尼合作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2019.06

      國教院

      各學院

      新增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高分子材料技術等專業的“3+2”分段培養項目;

      2019.06

      教務處

      各學院

      力爭使建筑工程技術和物聯網應技術專業進入“4+0”聯合培養序列;

      2019.06

      教務處

      各學院

      在海外通商集中的中亞、非洲等地區開展海外3+1合作本科項目,啟動納米比亞合作班的正式招生,至十三五末爭取開展3個左右合作項目。

      2019.06

      國教院

      各學院

      ?

      ?

      ?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亚洲国产AV日韩AV二区|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青柠|CC国产最新精品久久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成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第一页

        <th id="ffhz1"><address id="ffhz1"></address></th><ins id="ffhz1"><rp id="ffhz1"></rp></ins>
        1. <cite id="ffhz1"><nobr id="ffhz1"></nobr></cite>

        2. <thead id="ffhz1"><legend id="ffhz1"><listing id="ffhz1"></listing></legend></thead>